购彩 - - (中国)小红书百科
购彩2023-01-31 16:05

中新社70年 | 从47个开始,走向新闻方阵最前排******

  2022年 是中国新闻社成立70周年 。1952年,新中国刚诞生3年,百废待兴,共和国缔造者们在此时创建了中国新闻社 。

  70年无一日中断发稿

  筹备成立中国新闻社 ,从提出动议到正式成立,历时将近一年。

  1951年10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廖承志最初提出动议;

  1952年5月,中央有关部门开会研究这一议题并做出决定;

  9月14日 ,员工队伍初步组建完成 ;

  10月1日 ,开始对外播发新闻,至今70年无一日中断发稿 。

  创建中国新闻社 是为了开展海外华侨服务,具体地说 ,是为了向华侨报刊提供新闻服务 。当时海外华侨约1200万 ,散居在五大洲 ,其中绝大多数旅居东南亚 的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其次是北美和欧洲 。

  从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马六甲诞生开始 ,华文报刊生生灭灭 。到20世纪末 ,大约出现过数千种规模不等 的华文报刊。

  1949年出版的海外华文报纸有97家,其中印度尼西亚28家 ,缅甸6家 ,印度2家,泰国7家,越南10家,菲律宾4家,美国12家(日报9家、周报3家) ,加拿大4家,夏威夷2家 ,古巴3家 ,英国2家 ,非洲2家 。

  由于旧中国的贫穷落后,广大侨民寄人篱下 ,自叹是“海外孤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海外孤儿有了娘”。

  从47个开始

  廖承志最初提出设立中国新闻社的动议 ,并负责中国新闻社的具体筹备工作 。作为革命家的廖承志 ,多才多艺,是党内优秀的宣传家 ,有丰富 的新闻工作实践经验 , 是延安时期新华社创始人之一,十分熟悉通讯社 的组织架构和运作。

  1952年9月14日 ,是中国新闻社历史上值得纪念 的一天 ,也可以认为 是中国新闻社诞生的纪念日。这一天 ,44岁的廖承志风华正茂 ,他来到北新桥三条一号“海棠院”,出席建立中国新闻社 的筹备会议并发表讲话 。

▲华侨大学秋中湖畔的廖承志塑像 中新社记者 傅丹丹 摄▲华侨大学秋中湖畔的廖承志塑像 中新社记者 傅丹丹 摄

  这次会议被认为 是中国新闻社 的成立大会 ,参加会议的共有47人 ,因此廖承志这篇讲话被命名为《从47个开始》 。他说 :“现在 ,你们有47个人,这在开头已经不算太少了 。新华社起家 的时候 ,才5个人嘛!”

  怎样办好中国新闻社?廖承志在讲话中发出“打破关门主义 ,反对教条主义”的号召。他特别强调,报道要“群众化一些”,调子要低一些。

  最初播发口语记录新闻

  中国新闻社 是通讯社,服务对象是海外报纸 。当时 的发稿手段是通过电台广播记录新闻方式向用户提供新闻稿 ,报纸编辑记录下来选用。1952年9月22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的帮助下,中国新闻社使用“中国新闻广播电台”呼号,以普通话记录新闻形式向国外试播记录新闻稿 。

  1952年9月30日 ,《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国新闻社理事会成员33人名单和电台播音时间 、频率的消息 。

  当年10月1日 ,“中国新闻广播电台”正式播音 。这天播发的新闻共有10多篇,约10000字 。中国新闻社成立后 的第一篇广播新闻稿是:《首都纪念国庆节举行隆重阅兵式》 。

  当时每天发稿一半用记录新闻播出,一半用文字印发 。开始,记录新闻和文字稿单独印制发行 ,后来合印为《中国新闻》新闻稿发行。记录新闻 是时效性强 的报道 ,文字稿属于通讯和特约稿件。

  “中国新闻广播电台”播发口语记录新闻,向香港、雅加达 、吉隆坡 、加尔各答 、仰光、西贡 、檀香山和墨尔本八个定点地区广播。三天后 ,即10月4日起 ,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和香港华文报刊陆续刊登中国新闻社播发 的新闻。

  调集众多海外华侨报人

  1952年12月,中国新闻社正式组成领导班子 ,确定中新社组织领导人和组织机构 :理事会和社务合一制 ,社长为理事会召集人 。首任社长 是金仲华。

  中国新闻社成立不久 ,相继调来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同志 、老新闻工作者 ;调来一批海外华侨报人,有 的做过海外华文报刊 的主笔 、总主笔,有 的做过海外华文报刊的社论撰稿人。一家传媒机构调集如此众多 的海外华侨报人,这在新中国传媒发展史上是相当独特的历史现象。

  他们熟悉海外华侨 的心态 ,具有丰富 的华文报刊工作经验,坚持贯彻“爱国主义”报道方针 ,在实践中形成中新社独特的报道风格 ,为“中新风格”的形成做出了历史贡献 ,值得一代又一代中新社人珍惜与传扬。

▲2019年10月12日上午9时,中国新闻社主办的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开幕 。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2019年10月12日上午9时 ,中国新闻社主办的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开幕 。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70年来 ,中国新闻社和伟大 的祖国一起进步成长 ,期间经过几次再创业,已经成为在海外华人社会、在国际上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新闻文化机构。

  70年来,中新社人始终不忘中央建立中新社 的初衷,不忘廖承志对中新社的定位要求 ,创造出在新闻界独树一帜的“中新风格” ,走向了新闻方阵 的最前排 ,并伴随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内涵 ,在漫长岁月的不同时期,中国新闻社一直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中新社人大组记者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进行报道 中新社记者 魏晞 摄▲中新社人大组记者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进行报道 中新社记者 魏晞 摄

  作者:郭招金(中新社原社长)

购彩

李少红 :应鼓励女性题材电影创作交流******

  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 (马海燕 门睿)“从我自己的角度讲 ,我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 的时代变迁 ,我 的女性意识形成 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谈及中国女性意识 的觉醒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李少红近日做客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时表示,应该鼓励女性视角的现实题材作品,鼓励包括女性题材在内 的中外现实题材电影展开交流 。

  李少红曾于1995年参加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当时被外国参会者问及最多的问题是中国有多少女导演。她说,那时候被问到这个问题时觉得很奇怪 ,因为在中国这不 是什么问题 ,光北京电影制片厂就有20多个女导演。

  李少红表示,一直以来,中国对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有很多政策性鼓励。中国有句口号叫“妇女能顶半边天” ,在某种程度上让妇女有平等工作 的机会和权利,同时也让性别差异意识降到最低 。

  在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之后,李少红开始思考作为个体 ,女性的优势和创造力在哪 。“这不应该是别人给你规定的 ,而应该是属于你自己 的。从那之后我才觉得我们女性导演视角的存在是重要的 ,男女看待世界 的视角应当共存 ,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对世界 的认知。”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女性更加关注和思考自己的存在价值 ,争取在社会上有更强 的独立性 。李少红在工作中也深有感触:“现在我和很多年轻女导演交流的时候,她们都没有我之前 的那种困惑,她们非常自信地知道自己 的存在 、自己的优势在哪,自己想去创作 的那些题材 ,从女性 的视角出发,应该坚持什么。”

  从《红粉》到《大明宫词》《橘子红了》 ,李少红一直都在女性题材方面探索创新。1995年《红粉》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杰出成就奖,用女性题材表现时代变迁受到当时西方关注 。她说,这也很影响了她以后的创作道路,不管 是历史题材还 是现实题材中都努力运用女性视角进行观察和表达 ,因此观众会在不同的历史戏《大明宫词》和年代戏《橘子红了》中 ,都能看到女性内心世界 的成长。

  李少红与张艾嘉 、陈冲共同执导 的《世间有她》今年9月上映。李少红表示 ,这部影片最大的特点还 是三位导演都 是女性 ,“我们从自身女性 的角度出发 ,以女性的视角去观察生活 ,观察女人怎么处理她 的情感和家庭问题 。影片多元表现了普通妇女在普通 的中国家庭中承担的角色 ,探讨女性 的贡献从哪来 ,其实 是从她们内心而来 ,这种东西应该珍惜 。”(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购彩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