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welcome - 大发welcome
大发welcome2024-08-11

大发welcome

古代王朝更迭时 ,前朝货币都去哪儿了 ?******

提及中国古代货币,人们脑海里不禁浮现出经典 的“圆形方孔铜钱”模样。若是定睛一看 ,环绕着方形孔洞赫然有四个大字——“开元通宝” ,再配上铜币上的点点斑驳 ,来自一千三百余年前的古朴与厚重感扑面而来 ,仿佛唐代物产琳琅满目 、商客络绎不绝 的景象都由这一枚小小 的钱币所见证 。

然而,开元通宝只能在唐朝使用吗?

今人 的印象里,货币只 是一个时代 的符号 ,随着政权的更迭 ,这个王朝创造 的货币也便逐渐埋入深窖 ,或是进入古玩收藏家的柜阁 ,不复流通。就好比在当下 ,谁也不会在市场上掏出一枚民国银元去买东西。

事实上 ,这枚唐钱也有可能流通于明代市场。晚明人姜绍书在笔记中写道:“余幼时见开元钱与万历钱参用 ,轮廓圆整 ,书写端庄,间发青绿砾斑 ,古雅可玩,背有指甲痕,相传为杨妃以爪拂蜡模,形如新月 。”(《韵石斋笔谈》)依照此人 的描述 ,开元钱居然能在明朝正常使用。

这样看来,古代货币的生命力似乎比创造它 的政权顽强许多。那么同理 ,鼎鼎有名的汉五铢会不会也曾畅行于唐人 的生活之中 ?那些印有年号 的“通宝”在改元换代之后命运又如何 ?古代朝代更迭时 ,前朝的货币都去哪儿了 ?

五铢钱,凭实力流通七百余年

中国古代的货币 ,长期 是一种“金钱本位” ,即较大数额的交易使用黄金 ,较小数额则使用铜钱 。因此 ,在人们 的日常生活之中 ,铜钱往往更多地用作流通手段,也无疑更为重要 。

以铜铸造钱币,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广泛流行起来。这一时期 ,列国形形色色 的铜铸币,被学者归纳为四个体系 ,即布币、刀币 、圜钱(也称环钱)和蚁鼻钱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全国,他废除了六国那些奇形怪状的货币,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成为全国通用标准。币制的统一 ,既 是政治军事统一的结果,也是经济文化交往融合的诉求 。

其实,秦国 的货币也吸收了六国货币 的一些特征,铢、两成为货币单位 ,圆形方孔成为货币 的基本形制,并非始于秦始皇 ,是整个战国社会发展 的结果。当秦半两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标准,更多意味着一个时代 的终结 ,而非新 的开始 。

秦二世而亡 ,西汉虽在一定程度上延续着秦制,“半两”之实已然不复:中国古代铜钱 的名称,一开始是以重量命名 ,譬如秦的“半两” 、汉 的“五铢”。后来 ,这种名称渐渐和重量分离。秦半两原重半两 ,吕后二年(前186)就减为八铢,文帝五年(前175)减为四铢 。按照“二十四铢为两 ,十六两为斤”(《汉书·律历志》) 的标准来换算 ,这“半两”铜钱足足缩水了三分之二 ,掂量着手中铜币 的重量,自然很难再将之与“半两”之名对应起来了 。

西汉八铢半两钱 。来源/中国钱币博物馆

而且,由于“秦钱重难用”,汉初允许民间私铸铜钱,那些坐拥铜矿 的宠臣、诸侯也凭此机会一夜暴富 。(《史记·平准书》)

譬如 ,文帝时期有个管船 的小吏名叫邓通 ,和文帝关系很好 ,甚至在文帝病时 ,为他吸吮痈包 。当邓通被人断言“当贫饿死” ,文帝看不下去了,寻思自己怎么可能让邓通贫困致死呢?便大手一挥 ,将蜀郡严道的铜山赐给了他。邓通籍此私铸铜钱 ,“邓通钱”遍布全国 ,而他 的财产也因此超越王侯 。(《史记·佞幸列传》)后来七国之乱 的头子吴国 ,也 是“即山铸钱”狠狠地发了一笔 。

这种民间铸币滥行 ,使得市场上的货币轻重不一 ,物价膨胀,诈伪肆意 ,管理十分困难:

又民用钱 ,郡县不同 :或用轻钱 ,百加若干 ;或用重钱 ,平称不受 。法钱不立,吏急而壹之乎,则大为烦苛 ,而力不能胜;纵而弗呵乎,则市肆异用 ,钱文大乱。(《汉书·食货志》)

对于统一 的汉王朝来说,既有 的货币制度显然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 的需要 。元鼎四年(前113),桑弘羊提出币制改革 ,为汉武帝所采纳。禁止郡国和民间铸钱 ,各地私铸的钱币需销毁,由朝廷授权上林三官铸造新的钱币——“五铢钱”。在此次之后 ,五铢钱得到大规模使用,一直到唐代以后才退出流通 的舞台 。

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大量五铢钱 ,多达300余万枚 、重达10余吨 。来源/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

尽管这漫长的七百余年中,五铢钱曾遭受过新莽“禁五铢 、行新钱”的挑战,却依然保持着独一无二 的地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铸五铢的例子也很多 ,而历朝铸造的五铢钱 ,在市场上也有混用的情况。蜀汉政权曾经发行过“直百五铢”,这种五铢 的重量不过 是蜀五铢的三倍,作价则是百倍 ,这就使得蜀汉政权能够以等量 的铜换取以往三 、四十倍 的物资和铸币,果然 ,数月之间 ,蜀汉府库迅速充盈起来,为诸葛亮北伐等一系列对外作战奠定了财政基础。当然,这种抬高货币的价值而掠夺民财 的做法,长此以往造就 的经济后果也是显而易见 的 。

萧梁时期,梁武帝铸梁五铢,又铸造没有外郭的另一种钱币,称为“女钱”,并且多次颁布诏书,要求全国只能适用这两种新铸造的钱。然而 ,效果并不理想,民间流通依然以旧钱为主,“百姓或私以古钱交易”,当时市场上流通的钱币,有“直百五铢 、五铢、女钱 、太平百钱 、定平一百 ,五铢稚钱 、五铢对文”等 ,有不少都是前朝铸造 的五铢钱种类 。(《隋书·食货志》)此外,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一些以年号命名 的五铢 ,如“太和五铢”“永安五铢”等等 。

不同时期 、不同版式的五铢钱,自左上至右下分别为 :西汉五铢、鸡目五铢、剪边五铢蜒环五铢 、东汉五铢(背四出)、蜀汉直百五铢 、北魏永安五铢、北齐常平五铢 、南朝梁五铢(公式女钱) 、隋五铢。来源/罗文华《中国钱币的故事》

东西问|张明祥:保护“地球之肾”,中国如何提供“范本” ?******

  中新社武汉11月11日电 题:保护“地球之肾” ,中国如何提供“范本” ?

  ——专访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张明祥

  中新社记者 张芹 梁婷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11月5日至13日在中国武汉和瑞士日内瓦同步举办, 是中国首次承办这一国际盛会 。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 ,中国的湿地保护经历了摸清家底夯实基础 、抢救性保护、全面保护三个阶段 ,中国湿地保护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形成了湿地保护的“中国模式” 。

  30年来 ,中国在湿地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向世界分享了哪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全球湿地协同保护中,中国又将如何展现大国担当 ?中新社“东西问”就此专访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张明祥。

  现将采访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什么 是湿地,湿地保护对于地球生态有怎样的意义?

  张明祥 :今年6月1日起实施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明确,湿地 是指具有显著生态功能 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 的海域,但 是水田以及用于养殖 的人工 的水域和滩涂除外。

航拍苏州虎丘湿地公园。泱波 摄

航拍苏州虎丘湿地公园 。泱波 摄

  湿地与森林 、海洋一起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 ,具有涵养水源 、净化水质 、调节气候 、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 。人类择水而居,文明因水而兴 ,足以说明湿地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被誉为“地球之肾” 的湿地,是淡水资源 的主要来源 。据统计 ,中国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的96%都存在于湿地。从这个角度来讲 ,湿地 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 。不仅如此,占全球陆地面积6%—8.6%之间的湿地 ,储存了全球大约40%的已知物种,因此湿地也被称为“物种基因库”“基因超市”。

  此外,湿地还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库之一,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以泥炭地为例,它只占地球陆地面积 的3% ,却存储了30% 的陆地碳 , 是森林碳储量的2倍 。如果湿地受到破坏 ,就会从“碳汇”变成排放二氧化碳 的“碳源”,加速全球气候变化 。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条子泥滩涂景区内的麋鹿。近年来 ,东台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麋鹿种群和鸟类数量逐年增加 ,成为各种动物的理想栖息地。张连华 摄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条子泥滩涂景区内的麋鹿 。近年来,东台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麋鹿种群和鸟类数量逐年增加,成为各种动物的理想栖息地。张连华 摄

  中新社记者:中国的湿地分布呈现什么特征 ?

  张明祥:中国幅员辽阔,造就了丰富的湿地类型 ,从寒温带到热带,从平原到高原 ,几乎涵盖《湿地公约》所有湿地类型,也孕育了多姿多彩 的湿地生物。比如,滨海湿地分布在东部沿海,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青藏高原,河流、湖泊湿地主要分布在长江及淮河中下游、黄河及海河下游等水资源比较丰富 的地区。

位于西藏拉萨市北郊 的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12平方公里,被誉为“拉萨之肺”。何蓬磊 摄
位于西藏拉萨市北郊的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12平方公里,被誉为“拉萨之肺” 。何蓬磊 摄

  目前,中国湿地面积达5635万公顷,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以占全球4%的湿地,承载着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对湿地的主要需求 。

  中国湿地还 是世界水鸟的重要繁殖地 、越冬地和候鸟迁徙 的停歇地 ,途经中国 的候鸟迁飞路线达4条。如新疆巴音布鲁克湿地 是天鹅的重要繁殖地 ,江苏盐城沿海滩涂 是世界上最大 的丹顶鹤越冬地 ,江西鄱阳湖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越冬地,在此越冬的白鹤占全世界总数的95%以上。

一群野生丹顶鹤在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芦苇丛上空飞过。李根 摄
一群野生丹顶鹤在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芦苇丛上空飞过 。李根 摄

  根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统计,中国湿地高等植物约200科692属2315种。全世界雁鸭类有168种 ,中国湿地就有54种 ,约占32%。全世界鹤类有15种 ,中国就有9种 ,占60%。

  总体来说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 ,人均湿地面积仅占全球人均水平 的五分之一左右 ,所以湿地资源还 是比较稀缺 的 。

  中新社记者: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至今,中国在湿地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取得了哪些成就?

  张明祥 :最直观 的 ,中国公众对湿地 的保护意识有了大幅提高,对湿地 的概念更了解 ,对其重要性认识也更深刻。现在 ,大家不仅对湿地耳熟能详 ,并有了保护意识 。建设各类湿地公园,能让民众真实感受到生态保护带来 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江苏省盐城市,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内展出 的动物标本栩栩如生,吸引民众参观 。泱波 摄
江苏省盐城市,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内展出的动物标本栩栩如生 ,吸引民众参观。泱波 摄

  其次 ,湿地保护在中国已上升至国家法律层面,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从逻辑性、全面性 、系统性来说 ,填补了中国生态系统立法的空白 ,确立了湿地保护 的基本原则,在全球层面来看也是最完善 的立法。另外 ,全国28个省(区 、市)先后出台了湿地保护条例和办法,共同构建起湿地保护管理顶层设计 的“四梁八柱” 。

重庆市梁平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色美丽 。刘辉 摄
重庆市梁平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 ,景色美丽 。刘辉 摄

  中国湿地保护体系由湿地类型国家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三部分构成。现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 ,国家重要湿地29处,建立了901处国家湿地公园 。30年间 ,中国完成了三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并依此在各地建立湿地调查监测野外台站、实时监控和信息管理平台 ,为湿地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近十年来 ,中国累计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3400多个 ,新增和修复湿地80多万公顷 。

  世界上真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湿地基础调查的国家很少,中国在这方面 的成绩有目共睹。近日,中国印发了《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 ,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保护湿地 的目标和蓝图。我相信 ,有了国家 的重视 ,湿地保护 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中国履行《湿地公约》30周年成就展在武汉举行 。张畅 摄
中国履行《湿地公约》30周年成就展在武汉举行 。张畅 摄

  中新社记者 :中国在全球湿地保护工作中贡献了哪些“中国智慧” ,为其他缔约方提供了可借鉴 的“中国方案” ?

  张明祥 :中国加入《湿地公约》后,认真履行公约义务 ,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 ,不断提升湿地保护管理水平 。《湿地公约》认证的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中国13个城市入选 , 是全球入选城市数量最多 的国家 ,直观反映了中国在全球湿地保护方面的贡献 。

鄱阳湖畔的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鲤鱼洲五星白鹤保护小区,成群候鸟翩翩飞舞。鲍赣生 摄
鄱阳湖畔的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鲤鱼洲五星白鹤保护小区 ,成群候鸟翩翩飞舞。鲍赣生 摄

  再如 ,全世界仅有两国为湿地立法,中国是其中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从生态系统角度进行立法 ,突出了湿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 的重要作用,对提升国际话语权、彰显大国责任担当具有重要意义 。

  目前,我们已经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翻译成英文,也将通过此次大会,向世界各国代表及湿地保护领域的专家,宣介中国湿地保护立法成果,给其他国家提供一个范本,希望可以引领全世界对湿地保护的立法行动。

2022年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邹浩 摄

2022年11月5日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开幕。邹浩 摄

  此外 ,中国 的湿地保护,并不是只看那些野外 的 、天然的 、大面积 的湿地,而是梳理资源、分析状况、针对性提出保护方案。而且很注重处理人与湿地 的关系,湿地公园就是中国独创的一种把湿地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的一种形式,在国际社会也引起很大反响 。

  2018年,中国起草的《小微湿地 的保护和管理决议草案》在《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顺利通过 。小微湿地独特 的生态功能 ,得到国际社会更为广泛的关注和认同。

  同时 ,中国还与多个国际机构和组织在湿地野生动物保护 、湿地调查 、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合作 。通过承办一些援外培训班,向广大发展中国家传输中国湿地保护经验 ,中国湿地保护修复先进技术和成功模式。中国还提出要加强候鸟栖息地 的保护,有效保护了途经中国 的4条候鸟迁飞路线 ,为候鸟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园。

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湾海洋公园河套段滨海湿地 ,成群 的红嘴巨鸥和灰斑鸻 、宾鹬等候鸟在水面翔集。王海滨 摄
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湾海洋公园河套段滨海湿地 ,成群的红嘴巨鸥和灰斑鸻 、宾鹬等候鸟在水面翔集。王海滨 摄

  中新社记者:全球湿地协同保护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何意义?

  张明祥 :湿地与人类 的生活息息相关,自古以来 ,人类就懂得择水而居的生存方式。“桑基鱼塘”体现了中国古人在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上的智慧。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星罗棋布的千年桑基鱼塘系统与盛开的桑树相映成趣 。陆志鹏 摄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 ,星罗棋布 的千年桑基鱼塘系统与盛开 的桑树相映成趣。陆志鹏 摄

  尽管当前湿地保护、修复已成为全球共识 ,但 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 的开发利用等原因,全球湿地都面临面积萎缩 、功能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给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已刻不容缓。

  “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 的主题 ,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 的愿景。珍爱湿地, 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通过地区和国家层面 的行动及国际合作 ,能有效推动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 ,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完)

  受访专家简介: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张明祥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张明祥

  张明祥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 、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秘书长。199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专业 ;1997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湿地生态专业 ,获硕士学位 ;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环境科学专业 ,获博士学位。中国较早从事湿地保护 的专家学者之一,国家湿地保护法起草专家团队负责人,从事湿地保护与管理 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等相关工作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大发welcome地图